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陆续发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指导劳动教育工作高效开展。2022年5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宣布中小学劳动课于2022年九月份开始在全国执行。
华控益农(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践行初心使命、担当央企责任,面对全国标准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难题,在相关部委的监督指导下组建“全国劳动教育基地产业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自身在农业、乡村振兴、供应链金融、行业专家资源等领域的现有优势,为全国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的高标准落地与乡村振兴人才梯队建设助力赋能。
华控益农“全国劳动教育基地产业一体化服务平台”致力于以“劳动教育+乡村振兴+民族品牌孵化”的数字产业运营方式,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整合、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农业、供应链平台、数字金融等各方资源,为基地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供应链升级、产业升级、数字友好城市、数字友好园区、数字友好乡村等方面提供转型升级服务。公司引领央企联盟,与各省市地方政府及当地国有企业紧密合作,并共同成立省级、市级运营公司,为本地基地的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标准和管理体系支持。在此基础上,打造基地产业链联盟、全球数字友好联盟,形成运转有序的国际化“数字友好”型商业生态系统,促进我国劳动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一、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标准化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华控益农“全国劳动教育基地产业一体化服务平台”联合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与高校联盟,汇聚全国专家、团队等优质资源,配合项目规划设计与课程设置,提供立体多维的劳动教育基地硬件和软件服务,支持劳动教育基地升级与改造。
首批基地重点选取地方国有现存园区,联合地方政府与国有农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首批示范基地。从基地的区域位置、周边环境、现有设备设施等角度设立了科学严谨的遴选标准,确保以最小的成本和投入激活地方国有资产,让劳动教育基地快速投入使用,避免重建基地的资源浪费。
基地布局整体分为综合教学区、餐饮区、住宿区、成长服务区,设置生存教育、科学实践、专题教育、素质拓展四大课程模块,数字评价管理系统将实现数据记录、评价记录、课程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配备警务、消防、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安保等后勤服务体系。目标以200亩的核心教学用地,联动2000亩示范园,带动20000亩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标准化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党建引领红色爱国主义培训基地。
为保障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师资力量的储备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华控益农与“教育部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培训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深度合作,面向全国组织开展“教育部1+X劳动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助力教师开展创新型劳动教育教学。联合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教育服务工作委员会等机构,结合地区具体特点,共同编辑和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化课程体系。同时推动退役军人执教和参与基地经营管理,储备教官、安保、医务等人才,为基地的军事化管理升级奠定扎实基础。
二、复合产业智慧策动,区域经济发展赋能
华控益农“全国劳动教育基地产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围绕劳动教育基地产业基础,将根据区域特色,延伸打造特色餐饮、特色酒店民宿、自然运动营地、艺术娱乐、田园康养、家庭农场、托儿式度假区、文创农创衍生产品等多元业态,实现以“1”博“N”的产业集群。模块化管理,精细化运作,以产品与营销做引流,以教育做深度,娱乐做粘度,衍生做广度。打造数字农旅文教融合的城市名片、山水田园旅游康养目的地。
着重抓好以教育基地为中心的区域特色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从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推广等各方面赋能,助力区域品牌建设。统一进入“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技术平台”进行集采集供,让标准化的产品直供国家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全国社区智慧服务中心、大型超市等,整体为基地农产品及特色产品打通销售渠道。同时通过全国劳动教育基地联盟间的相互内采,促进基地所在区县之间的优质产品流通。实现联盟内部的供应链循环,相互赋能、抱团发展。
三、劳动教育带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国家样板
华控益农“全国劳动教育基地产业一体化服务平台”,让劳动教育真正进入到乡村和农业企业,让学生从小开始亲身参与到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带动亲属群体更多地到乡村旅游体验,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继而为区域经济带来五大显著收益:
一、促进国有资产升值,让休眠资产升级,闲置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
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落地,增加本地税收收入;
三、增加本地农民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
四、带动本地居民和商户创业增收;
五、健全完善本地文创+农创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多维度运营,为乡村带来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全面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四个振兴:
一、孵化区域文创、农创产品,品牌化创收,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实现文化振兴;
二、推动质量兴农、技术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主旋律,教育、文旅、大健康等产业融合植入,通过全国统一的市场化运营管理团队,提升管理效益,实现产业振兴;
三、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绿色产业结构、绿色的生产生活空间及智慧社区配套升级,实现生态振兴;
四、产业融合吸引人才返乡、广阔前景带动返乡创业,文旅IP导入提升价值,培养未来实用型农业人才,实现人才振兴。
未来三年,华控益农的目标将在全国打造800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暨50家爱国主义培训基地,届时每年将为4000万学生提供系统的劳动教育培训。华控益农“不忘初心,坚持使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优良传统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始终,为祖国培养一批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时代新人,让劳动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奋斗的动力之源。